竹蓀是怎么生長出來的 竹蓀是什么 竹蓀的生長環境是怎么樣的 竹蓀有什么營養價值 竹蓀有哪些功效與作用
精選答案
是由腐死的竹鞭、竹疙篼上的擔孢子萌發而來的。竹蓀的生長需經菌絲生長階段和子實體發育階段。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,菌帽深綠色,菌柄圓柱狀、雪白色,菌托粉紅色,有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。
竹蓀也稱長裙竹蓀、竹參、面紗菌、網紗菌、竹姑娘、僧笠蕈、雪裙仙子、芭牡芙、迪帕薩、竹笙。
竹蓀分布于印度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、朝鮮、美國、古巴、巴西、英國等國家。
常見并可供食用的竹蓀有:長裙竹蓀、短裙竹蓀、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4種。
相關問題
1、竹蓀是什么
竹蓀(Dictyophora indusiata(Vent.ex Pers)Fisch)又名竹笙、竹參,常見并可供食用的有4種:長裙竹蓀、短裙竹蓀、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,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,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,它有深綠色的菌帽,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,粉紅色的蛋形菌托,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,被人們稱為“雪裙仙子”、“山珍之花”、“真菌之花”、“菌中皇后”。
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。菌絲的生長溫度為4~28℃,最適溫度為20~23℃;低于16℃或高于36℃,生長緩慢。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7~29℃,以20~24℃為宜,最適溫度為22℃;高于28℃,生長緩慢,生長勢弱;35℃以上,停止生長;低于15℃,發育減慢,菌球萎縮或出現畸形。這里所指的溫度,是菌絲和子實體生長所處的環境溫度,即培養基所處的地下5~20厘米深和子實體分化的地下1~30厘米深的溫度。因為同一時間地表和地下的溫度有較大差異,一般情況下,地表的溫度高于地下溫度,離地表越深,溫度越低。栽培時要注意此點。
1、竹蓀這種菌類食材中,不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,它還含有豐富的天然多糖喝半乳糖與甘露醇,這些糖類物質被人體吸收以后,能為人體補充能量,而且能提高身體各器官功能,對增強人體素質緩解身體疲勞有很大的好處。竹蓀中還含有天然的菌糖,這種物質能直接作用于人類的神經系統,能營養神經元提高神經細胞活性,對人類高發的神經衰弱或失眠健忘都有一定緩解作用。
2、竹蓀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,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物,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平時人們食用以后能快速把這些營養成分吸收和利用,能補氣養血,也能緩解體虛,更能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,經常食用它還能壯骨強腰預防風濕,對維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發生有很積極的意義。
補腦
竹蓀富含多種氨基酸、維生素。無機鹽等,具有滋補強壯、益氣補腦、寧神健體的功效。
保護肝臟
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,有俗稱“刮油”的作用,從而產生降血壓、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。
提高抵抗力
竹蓀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,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。
抑制腫瘤的發生
云南苗族人患癌癥的幾率較低,這恐怕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?,F代醫學研究也證明,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。
補氣養陰,潤肺止咳,清熱利濕;主治肺虛熱咳、喉炎、痢疾、白帶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病癥。
百科知識網 | 4872個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