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二十四節氣中,人們對于立春肯定都不陌生,它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位,表示春季開始,這里的“立”是開始的意思,立春的到來,意味著寒冬的結束,萬物要開始萌芽生長了。那么,立春后開什么花?立春過后花卉如何換盆?下面,請來看一下百科知識網的介紹吧!
本文目錄
1、立春后開什么花
立春的時候開迎春花。
迎春花學名別名迎春、黃素馨、金腰帶,落葉灌木叢生。株高30-100厘米。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,呈紛披狀。3小葉復葉交互對生,葉卵形至矩圓形。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,先于葉開放,有清香,金黃色,外染紅暈,花期2-4月。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,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。
迎春花與梅花、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"雪中四友",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。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,氣質非凡,具有不畏寒威,不擇風土,適應性強的特點,歷來為人們所喜愛。迎春花栽培歷史1000余年,唐代白居易詩《代迎春花召劉郎中》以及宋代韓琦《中書東廳迎春》和明代周文華撰《汝南圃史》均有記載,迎春花現在為河南省鶴壁市的市花。
立春一過,天氣就開始慢慢轉暖了,應該準備給花卉舒展舒展筋骨了。舒展筋骨的方式便是換盆,這是養好盆栽花卉的重要措施。
盆栽花卉經常施肥、澆水,使得泥土板結、透氣不良;植物根系盤纏過多、過密,影響生長,必須換盆補充新土。另外,盆栽花卉用的多是人工配制的培養土,起初有足夠的養料,但隨著植物的生長,泥土中的養分,尤其是微量元素不斷消耗,即使再施肥料也跟不上植物生長的需要,因此要補充營養豐富的新土。一般小盆1至2年就要換盆一次,大盆宜3至4年換盆一次,每次要換大一號的盆。
立春的含義是春天開始,立是開始的意思,立春的到來,意味著寒冬結束,萬物生長,立春之后,最大的特點就是天氣會慢慢回升,日照時間變長,要開始進行春耕播種工作了。自古以來,立春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,這一天,天子會帶著大臣迎春,民間還有各種習俗。
在二十四節氣中,人們對于立春肯定都不陌生,它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位,表示春季開始,這里的“立”是開始的意思,立春的到來,意味著寒冬的結束,萬物要開始萌芽生長了。
立春之后,最大的特點就是天氣會慢慢回升,日照時間也會變長,在農村,農民也要開始著手準備春耕播種了。不過我國地域遼闊,在北方地區,就算立春之后,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,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。
立春的意義
自古以來,立春就是一個非常重要大的節日,因為我國是以農耕文明為主,在古代的時候,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農事都非常重要,在這一天,天子會率領大臣去東郊迎春,祈愿豐收。
在我國,立春這一天還有各種慶祝的習俗,例如迎春、春游、咬春等等,在立春的時候哦還會吃專門的食物,南方的春卷,北方的蘿卜等等,主要就是吃一些辛辣通氣的食物,這樣對身體能起到滋補的功效。
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四大古典戲曲也稱什么
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、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。它起源于原始歌舞,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,戲曲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動作,一眼看就可以分別(5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戲曲的演變過程
戲劇,指以語言、動作、舞蹈、音樂、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。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,即劇本。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,常見的包括話(19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唐朝的戲曲有什么特點 ?我國第一部戲曲史是
我國的戲曲獨具的審美特征是綜合性、虛擬性、程式化,與希臘悲劇和喜劇、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,每個年代戲曲文化的特點也是有著各自的差異和獨特表現,下面我們(10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我國傳統戲曲劇種有哪些?戲曲中有什么道具
黃梅戲與京劇、越劇、評劇 、豫劇并稱“中國五大戲曲劇種”,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,影響最大的劇種,被稱為國粹;昆曲被稱 為百戲之祖。因為看的出我國傳統戲劇劇種豐富多(26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